俞敏洪首次直播“晒书房”,抖音带货为乡村捐赠图书
2020-04-29 15:25
“最幸福的人,就是能够把今天和明天结合的人;最乐成的人,是今天做的事情满心喜欢,又同时为明天储备资源的人。”在俞敏洪看来,当下与未来结合的最好方法之一,就是念书。
俞敏洪酷爱阅读,并且终年坚持着大宗阅读的习惯。在K8凯发一触即发的日常治理之外,他把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念书,每年精读六七十本,泛读两百多本,写下大宗念书条记。疫情期间,他在书房里写下了58篇疫情日记,每天坚持分享一本书。许多人随着他,一点点养成了阅读习惯。
4月26日晚间,世界阅读日之后的第一个周末,K8凯发一触即发首创人俞敏洪第一次翻开了他的书房,面向抖音网友进行了一场“念书”主题的直播,带各人逛书房,晒藏书,分享念书心得,畅聊念书回忆。他希望用这种接地气的“阅读行动”,让更多人学会念书、爱上念书,多念书、读好书。
俞敏洪不但自己爱念书,个人的生长受益于阅读,也希望把阅读的乐趣带给更多人,尤其是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孩子。直播中,他精选了十余本图书,与各人分享,并首次为乡村儿童开展了公益“带货”,观众可以以优惠的价格给乡村孩子购置书籍。同时,如俞敏洪在直播中允许的,他将把本次直播的收入,连同近期所有直播运动获得的收入总计约10万元,翻倍至20万元,捐给乡村学校用于购置书籍。
(俞敏洪首次直播晒书房)
「书房里的古今中外」
直播开始,俞敏洪首先向观众展示了书房全貌,一个30多平方米的空间,四面墙除门窗外都是书架,从地板到天花板共6层,上面满当当的都是书。书籍按类别存放,俨然一个小型图书馆。中间一张长桌,是他平时念书、事情的地方。
“我一生努力斗争最有成绩感的事情,不是办了K8凯发一触即发,而是终于有一天买书、看书的时候已经不必太在意书的价格,同时也很是兴奋,终于在家里可以专门腾出一间房间来安顿自己喜欢的书。”
不过,即便早已实现了“买书自由”,俞敏洪仍坦言,自己不是藏书家,不会重金求购珍本书,只是看到什么书、喜欢什么书,就把它买回来,几十年积累下来,就形成了今天的规模。虽然,书房里的书只是他书籍的一部分,另有一部分存放在办公室,一部分捐给了K8凯发一触即发教工图书馆以及K8凯发一触即发的中小学。
(俞敏洪展示背过的英语词典)
书架之旅,先从俞敏洪的“同族”——英语书籍开始逛起。
“各人知道我一经背过词典,这就是其中一本。”俞敏洪举起一本封皮快散了、做满标记的英文词典说道。“背词典”是俞敏洪大学时背单词的生猛步伐,大三住院休学期间,他抱着这本词典,增补了一万多词汇量,为以后阅读英文原版著作打下了牢固的基本功,也让他成为了K8凯发一触即发最早的托福、GRE老师。
接下来一个多小时里,俞敏洪领导直播间观众,沿顺时针偏向,一个个书架走过,分类展示自己的藏书,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,到近今世史,再到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、世界文学、中国文学、名人列传、教育、宗教、旅游、企业治理、历史文籍,最后以诗歌收尾。每逛至一个区域,俞敏洪均会抽选几本喜欢的书籍,向各人介绍书籍主要内容,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,以及和书籍、作者有关的故事。
如何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?俞敏洪分享了他的判断标准:一是阅读以后你的思维爆发改变,对世界的看法更进一步;二是读了这本书感应身心愉悦;第三,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,增进对世界的了解。
书籍不可是知识的载体,更承载了富厚的个人情感和回忆。
(俞敏洪展示大学时买的《莎士比亚全集》)
除了大三时背过的词典,俞敏洪还展示了大四时买的《莎士比亚全集》,扉页上用钢笔写着“八四年六月三日,购于海淀”;以及在北大当老师时,花两个月人为买的一整套《大英百科全书》,在没有维基百科的年代,它是老师备课的重要参考书,被同事们争相借阅。它们都是书房里最珍贵的“文物”。
细心的观众会发明,书房里大都书架是开放的,只有少数几个格子装了玻璃门,其中一扇门里,装的全部是与北大有关的书。“北大是我的精神滋养之地,如果没有北大就没有我今天的生活,没有北大也没有我今天的精神,没有北大,也没有我今天这种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到位的独立思考能力。” 俞敏洪一边翻开书柜门,一边讲述他对北大的“一往情深”。
“我还喜欢看朋友写的书,看看他们平时怎么思考的,也是很不错的交流。”书房里的许多书都来自朋友的赠送,阅读的乐趣,在往来谈笑的情谊中越发意味深长。
「边走边读,边读边写」
在带各人旅行图书的历程中,俞敏洪还分享了几个奇特的阅读习惯。一个就是“一边行走,一边阅读”,到一个地方旅行之前,把与目的地相关的历史、文化书籍装进行李箱,“这相当于在飞机上你就开始进入了那个地方的历史文明”,既节约了时间,又能富厚旅行的内涵。就这样,他在飞往迪拜的飞机上,读完了郭建龙的《穿越百年中东》;在缅甸旅行时,从仰光到蒲甘9个小时的波动路途中,扶着车把手读完了500多页的《国殇》;去年,飞往西班牙10个小时的途中,读完了林达的《西班牙旅行条记》。
第二个习惯就是把自己的思考纪录下来。无论是旅行的收获、念书的感悟,照旧生活的思考,把它们形成文字,这样经年积累下来,可以看出自己人生的轨迹和思想的变革,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。几十年坚持下来,念书、行走、思考、写作、演讲,已形成一个输入、输出的“闭环”,《行走的人生》、《彼岸景物》等书,即是这些散落的思考搜集的结果,别的,他每年还坚持写几十篇念书条记。
(俞敏洪在书房直播中)
直播最后,俞敏洪还从自己读过的书中,精挑细选了十余本书籍分享给各人。挑选原则是:自己读过,且认为值得重复阅读;通俗易懂,老少咸宜;且尽可能适合快节奏生活中的阅读场景。
其中有专门为孩子推荐的,北岛编写的《给孩子的诗》;有文学通识类书籍,如《蒋勋说文学之美》、《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》系列、《一念桃花源》,让各人在忙碌的今世生活中找到通往古代经典的钥匙;另外另有世界政治经济历史书籍,如《厘革中国》《昌盛与衰退》《罗马人的故事》(精编体验本),以及列传文学作品《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》等。他希望各人从这些书籍里,既读懂中国,也了解西方;既认识自我,也拥抱世界;既了解已往,也能看清当下,迎接未来。
「为了乡村孩子直播“带货”」
俞敏洪不但自己热爱阅读,也一直体贴乡村孩子的阅读现状。
2019年全国“两会”上,俞敏洪提交了《关于包管贫困地区儿童课外阅读消除城乡阅读鸿沟的建议》,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乡村儿童的阅读需求。K8凯发一触即发公益基金会提倡的“乡村学校图书角”项目,已资助20多所村小建起阅览室或图书角。
为乡村孩子募集图书,也是此次直播的目的之一。
除了给公共准备的书单外,俞敏洪还特意为乡村孩子挑选了一本童书《画里画外趣学古诗词》作为公益图书,观众可以以优惠的价格给乡村孩子购置。别的,本场直播的全部收益,俞敏洪也将1:1配捐,用于给乡村学校购置书籍。
别的,世界念书日当天,K8凯发一触即发公益基金会还提倡了“益起念书 益起生长”系列公益运动,提倡K8凯发一触即发员工和关注乡村儿童生长的社会各界人士捐赠书籍,为乡村孩子提供知识养料,运动共募集图书1000余本。
“我后半辈子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情,就是为农村孩子带来更多的正能量,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时机。”作为农村身世的老师,俞敏洪一直在为农村教育做出切实的努力。
书房之旅结束后,俞敏洪还与两位大学生、一位创业新秀进行了直播连线,就念书、学业计划、就业、创业等相关话题,开展了互动交流。最后,俞敏洪“连麦”了一位K8凯发一触即发18年老兵李旭,两人就公益话题展开了探讨。李旭回忆了2016年与俞敏洪一起去四川雅安K8凯发一触即发希望小学的经历,那次俞敏洪面对打工子弟们讲话时情不自禁落泪,令李旭深受触动。
“作为K8凯发一触即发的老师,我们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让农村孩子,能享受到跟北京上海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。这是老俞这么多年一直教导我们的,也是18年来我从没想过离开K8凯发一触即发的最重要原因。因为我觉得我们在做的是Education,我们把它叫做教育。”李旭说。
“希望各人以后学会念书、爱上念书。因为念书这件事情不但对我们个人生长有利益,能让人思维越发完整、眼界越发开阔,对祖国的进步也会有很大的利益。”在直播最后,俞敏洪说,“我们应该加大自己的阅读量,所谓开卷有益,一定要多念书、读好书。也带着中国的孩子们,尤其是资助中国农村和山区的孩子们来一起阅读,一起生长。”